8月11日,紀念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來自中日雙方的友好人士、專家學者及媒體代表等百余人與會。與會代表就兩國關系發展的歷史經驗以及未來合作前景進行了總結與探討,為推動中日關系重回正軌并長期健康穩定發展建言獻策。
中國前國務委員戴秉國在開幕辭中表示,雙方應該按照“條約必須信守”的國際法要求,重溫并恪守條約精神,切實把和平友好合作的要義發揚光大。中日關系的發展歷程就是兩國利益紐帶不斷擴大和深化的過程,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不會忘記日本一直以來深度參與和支持中國改革開放。中日兩國務必要把握好機遇,走好合作共贏之路,做大做好共同利益的蛋糕,為兩國人民提供更多福祉。
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謝伏瞻在發言中指出,40年來,中日關系的發展軌跡生動詮釋了一個道理:“合則兩利,斗則俱損”。中日關系目前處在承前啟后的歷史節點,同時也面臨重大發展機遇與挑戰。兩國應共負責任,以加快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談判、構建多邊合作機制為引領,開創地區合作共贏新局面。
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贊賞“一帶一路”合作倡議,認為日中兩國在技術、資金等方面各有優勢,合作潛力巨大?!跋M罩袃蓢允窞殍b,面向未來,深化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扶助的友好合作關系?!兵F山由紀夫說。
“在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之際,重溫其宗旨和義務很有意義。無論是為了雙方各自的國家利益,還是為了地區和平與世界穩定,都需要中日兩國的關系有一個更高的站位,不僅要和平,而且要友好?!敝袊鐣茖W院原副院長武寅認為,中日應通過保持高層互訪、換位思考、凝聚共識,構建戰略互信。
日本東京大學公共政策大學院院長高原明生表示,日中關系應從整體把握而非僅關注某一個側面。兩國應坦誠交流,既了解本國情況又了解對方國情,用真心推動兩國關系發展,在實現共識的基礎上實現共同的目標。
《 人民日報 》( 2018年08月12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