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柏林8月10日電(記者 花放)日前,由寧夏回族自治區商務廳承辦,中國國際投資促進中心與德國中國商會協辦的中國(寧夏)·德國產業對接會在柏林舉行。
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書記石泰峰在會上表示,德國是最早支持“一帶一路”倡議的歐洲國家之一,德國政府積極推動“中歐互聯互通平臺”建設、“中歐班列”和航空運輸等領域的合作,為新歐亞大陸橋聯通發揮積極作用。2017年,中德雙邊貿易額達到1681億美元,是1978年的100倍。而寧夏具有資源稟賦條件與產業發展基礎,和德國在裝備制造、能源化工、生物醫藥等領域具有較好的產業互補性,開展互利合作的潛力大、前景廣。寧夏高度重視發展與德國的合作,愿意通過進一步加深了解、加強交流,共同探討開拓合作領域。
中國駐德國大使史明德在致辭中介紹,當前,國際形勢發展變化很快,貿易保護主義、經濟霸權主義和單邊主義做法正在嚴重威脅以規則為基礎的全球自由貿易體系,種種亂象引發各方疑慮和擔憂。他認為,中德作為世界兩大重要經濟體和貿易、投資大國,更應攜手應對全球挑戰,共同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支持開放市場和自由貿易,釋放反對一切形式保護主義的積極信號,增進雙向開放和雙向投資。
史明德強調,中國的開放、發展給德國企業帶來的是機遇,而非威脅。德國企業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見證者、參與者也是受益者。希望德國企業抓住機會,增進對中國的了解,準確把握市場方向及兩國合作大勢,抓住中國市場開放及中國投資帶來的機會,不斷做大合作的“蛋糕”。中國企業愿同你們一道,分享改革開放的市場紅利,在“一帶一路”、研發創新、智能制造、節能環保等領域探索更多的合作空間。
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總經理于爾根·弗里德里希在對接會致辭時表示,寧夏自治區在物流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無論對古老的絲綢之路還是對現在的“一帶一路”倡議而言,寧夏都處于重要位置。弗里德里希認為,“一帶一路”倡議事實上已經給多家德國企業提供了新的商機,比如與中國企業共同進行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帶來的不少大投資項目的機會。投資不應該是單行道,雙方在兩國投資都應不斷發展,享受平等、公平的市場和投資環境、條件。德國各機構也應支持中國企業在德國投資,找到適合的合作伙伴。
多名中德工商界人士與會,在會上進行了經驗交流,并為未來的投資合作進行了溝通。